“嘖嘖,当真是壮观了。”
李长青看著太极殿外的场景,忍不住发出感嘆。
这还只是官员们静静站在外面等候,若是典礼正式开始,那又该何等壮观?
他略微数了一下,这人数至少在一千人以上。
“五月朔朝会就已经如此,要是元正与冬至朝会,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番光景,只是想一想就让人心神激盪。”
唐朝的朝会实际上有三种。
分別是元正与冬至时的大朝会,平日里的常朝,也就是小朝会,最后则是五月朔朝会。
五月朔朝会,规模又远超小朝会,又次於元正与冬至时的大朝会。
也勉强被算在大朝会当中。
直到唐玄宗时期,开创了一个千秋节的大朝会,后来慢慢衍生为万寿节朝会。
至此,元正、冬至、万寿节成为了一年三次的大朝会。
大朝会之所以会如此隆重,是因为其性质与每日常朝截然不同。
每日常朝,主要承担日常政务处理。
而大朝会,更多的是用来彰显皇权威仪。是大唐礼仪性最高、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典礼。
在此期间,不仅会有重大人事调动、政治改革,还会接受各国朝贺。
李长青所看到的那些外国使臣,就是特意来朝贺顺便薅大唐羊毛的。
“见过太子殿下。”
正当李长青幻想著日后自己主持大朝会,万国来朝的风光之时,一个身穿蟒袍的中年男子迎面走来。
还未靠近,就能感受到他身上传来一股很是慑人的肃杀之气。
蟒袍!
看到来人身上所穿的蟒袍,李长青瞳孔骤然一缩。
我勒个去,这是一位王爷啊。
可问题是,他从未见过此人,压根不知道他的身份,这该如何回应?
“见过太子殿下。”
好在不等李长青纠结,褚遂良慢悠悠的晃了过来,很是客气的对李长青见礼,然后瞥了眼那中年男子。
“见过任城王。”
任城王。
李长青立马意识到这蟒袍中年男子的身份,他就是李道宗,后来的江夏王。
同时也是嫁娶吐蕃和亲的文成公主亲爹。
此人可不是没什么本事的皇室宗亲,相反一生功勋卓著。
曾跟隨李世民攻打刘武周、王世充。
后来又灭突厥、破吐谷浑、征高句丽等诸多战役,都有他的身影。
可以说是为大唐王朝的统一和开疆拓土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除此之外,他还与李孝恭一起,被人並称为贤王,自身的政治智慧也非常高。
功劳高到李世民不知道怎么封赏之后,竟然贪赃自污,最后成功以郡王身份归家。
然而,本该安稳落地回家当个逍遥王爷的他,还是被李世民给抓了壮丁。
於是导致了后面的悲剧结局。
逍遥王爷没当两年,又被李世民给重新启用,先是被派去茂州当都督,又被派去晋州当了个刺史,辗转一年之后,又被册封为礼部尚书。
可以说利用价值被李世民给狠狠地压榨乾净。
结果李世民不讲武德,答应了吐蕃求娶公主后,又捨不得將自己的女儿嫁过去,愣是將李道宗的宝贝女儿册封为文成公主,送到吐蕃和亲去了。
或许是李道宗能力强、值得信任,愣是到李治登基后,依旧还在给朝廷卖命。
一直没能安稳落地的他,也终於给自己惹来了祸患。
和他非常不对付的长孙无忌、褚遂良设局,將他捲入房遗爱、高阳公主谋反案中。
最后惨遭流放,死於流放的途中。
直到武则天得势掌权后,才平反覆爵。
政治斗爭就是这么残酷,如李道宗这般持身再正之人,一不小心也难以落个好下场。
意识到来者身份之后,李承乾赶紧作揖回礼。
“见过皇叔。”
李道宗见太子对自己这个长辈恭敬有加,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。
“太子,距离大典还有一段时间,不如一起去偏殿等候?”
李长青点了点头,又看向一旁的褚遂良,“褚公不妨一同前去。”
褚遂良含笑道:“善。”
他虽然与李道宗不对付,但不能驳了太子的面子。
三人一起,往太极殿旁的偏殿走去。
偏殿当中,房玄龄、魏徵等朝廷重臣已经在里面喝茶等候。
品级不高的官员,则只能在太极殿外站著等了。
“参见太子殿下。”
见李长青出现,房玄龄等人立马放下茶杯起身行礼。
“诸公请起。”
眾人起身之后,李长青打量一下他们各自面前的茶杯,清一色沸水冲泡的新茶,没有一人吃那加盐和香料的旧茶,忍不住笑道:
“看来诸位臣工已经拋弃旧茶,改饮新茶了。”
房玄龄轻轻抚须,笑呵呵的说道:“殿下改进的新茶,的確远胜旧茶。臣年龄渐大,早已力不从心。这两天多亏了这茶水,才能提振精神。”
偏殿中的一群上了年纪的大臣,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。
到了他们这个年纪,喜欢的东西越来越少了。
可这以沸水冲泡的茶,那的確是真心喜欢。
每天都要喝上那么几壶。
入座之后,刚回京城的李道宗,对此摸不著头脑,忍不住问道:“殿下,这新茶是什么?”
李长青亲自为他斟了杯茶,道:“本宫改进的饮茶方式,皇叔尝尝便知。”
李道宗瞅了瞅没有加任何盐和香料的清澈茶水,四周瞅了瞅,学著房玄龄轻轻饮了口茶汤。
最后皱著眉吐出一个字:“涩。”
闻言,房玄龄哈哈大笑。
“任城王,这茶涩中带甘,需细细品尝。”
李道宗不屑的说道:“还不如喝酒来得痛快。”
房玄龄摇了摇头,也不与他爭执。
自顾自的一边品茶一边与旁边的礼部尚书王珪交谈。
“叔玠,今日朝会,有不少外邦小国前来朝贺,礼部商议好了如何回礼吗?”
王珪闻言,立马瞪了眼不远处的民部尚书唐俭一眼,“能如何回礼?还不是与往年一样。”
“每年为了给那些外邦回礼之事,茂约都要与老夫吵的不可开交。回礼稍微厚重一些,他都死活不肯。”
唐俭一脸苦涩的说道:“叔玠,国库的钱就那么点,还要预留出一部分防止发生灾难。你也要体谅下老夫的难处啊。”
“老夫现在就希望太子殿下的官茶能够风靡长安,填充下国库。”
两人针锋相对,各有各的难处。
房玄龄也不由嘆气。
说来说去,无非还是国库不够充盈。
否则区区给外邦回礼,哪里需要斤斤计较,弄成这般样子。
全程旁听的李长青,以往看歷史的时候,早就对那些外邦小国借著朝贺的名义薅羊毛感到不爽。
不由忿忿不平的开口:“诸公,为何非要回厚礼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