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州呼啸的寒风尚未褪尽,臥虎庄的书房內,炭火烧的正旺。
刘弘正与卢植探討著臥虎庄日后的发展规划,例如如何多招收些流民,如何以工代賑等等。
即便没有广厦千万间,可他们也想儘量让涿县百姓俱欢顏。
刘备侍立一旁,认真聆听。
这些都是宝贵的为政经验,以后终究是会用的上的。
在如今的刘备看来,日后若是不能走仕途,那就回家继承臥虎庄的家业嘛!
管家赵大再次匆匆而来,脸色的神色与上次来报桓帝驾崩时同样凝重,“庄主!卢师!洛阳又有急报!朝廷……封赏已定!”
按理来说,旧帝已死,新帝即位,大肆封赏功臣,本就是应有之义。
可刘弘看著赵大的神情,猜到这次封赏只怕没有那么简单!
果然,隨著赵大將封赏的內容说出,刘弘看向卢植,见他的面色肉眼可见的阴沉下来。
“壬午日,以城门校尉竇武为大將军。前太尉陈蕃为太傅。竇武、陈蕃及司徒胡广,共参录尚书事(总揽朝政)。癸巳日,录定策功,大行封赏:竇武封闻喜侯。竇武之子竇机封渭阳侯。竇武之侄竇绍封鄠侯、竇靖封西乡侯。中常侍曹节封长安乡侯。总计封侯者十一人!”
而这当中,竇氏一门,父子兄弟四人封侯!
101看书101??????.??????全手打无错站
“岂有此理!岂有此理!”
卢植猛地一掌拍在案几上,震得笔砚乱跳。他鬚髮皆张,面色铁青,胸膛剧烈起伏,眼中燃烧著熊熊怒火与深切的忧虑。
“竇武!糊涂!糊涂至极啊!”
东汉之际,宦官与党人的爭斗一直不休,而作为另一股重要力量的外戚,则常常作为骑墙派。
桓帝末年的朝堂爭斗,宦官方面的代表,当然是王甫、曹节等人;党人方面的代表,则是陈藩等人;外戚方面,代表便是方才提及的忽而成为了“父子四公侯”的竇武。
而竇武,在政治上一直都是靠向党人的。
卢植作为传统儒生,当然是站在党人这边。
在今日之前,卢植是十分看好竇武的,认为在他的帮助下,陈藩等人必定能实现他们士人的终极理想,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!
可如今,卢植却不这样认为了。
权倾一时,一家显贵,而能匡扶社稷者,当然是有的,那个人叫霍光!
只是,那已经是前汉时的事情了,已相隔了数百年之久。
而更近些的,同样有人满门显贵,外戚出身,权倾一时!
这个人,名叫王莽!
有趣的是,两个人都曾废立天子。
而如今这个局面下,他竇武,是极难做成霍光的!
在卢植看来,竇武如此作为,必失天下人望!
卢植来回踱步,坐立难安,“新君初立,主少国疑,竇武正当收敛锋芒,示天下以公心!如此一门数侯,烈火烹油,鲜著锦,是唯恐天下人不知其权势熏天吗?这是取祸之道啊!”
“陈仲举(陈蕃)公忠体国,胡伯始(胡广)老成持重,为何不劝阻?!如此封赏,置朝廷法度於何地?置天下悠悠眾口於何地?”
刘弘知道竇武的结局,倒是半点也不意外。
反倒一旁的刘备听的仔细,觉得卢植说的极有道理,先帝怎么能託孤给这种人呢?
当真是没有识人之明!
日后若是他要託孤,定然要选一个真正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之士!
卢植猛地停下脚步,沉声道:“不行!我要亲赴洛阳!面见大將军竇武!劝他放弃家中封侯一事!”
“子干!不可!”刘弘连忙起身劝阻,“万万不可!断人財路,犹如杀人父母,更何况是阻人封侯,满门显贵呢!不管那竇武之前是怎么的人物,可权势迷人心啊!你贸然前去阻拦,只怕他会伤了你的性命!”
按理说,卢植是不该有事的。可刘弘实在拿不准,会不会因他的到来,有蝴蝶效应。
若是真的让卢植死在洛阳,那岂不是亏大了?
“子高不必劝我!”卢植挥手打断,“我知竇武此时志得意满,未必能听的进逆耳之言。然,食君之禄,忠君之事!眼看国家將陷倾颓,岂能因言路艰难而缄默?我卢子干寧做碎玉,不为瓦全!定要去往洛阳,痛陈利害!哪怕身死,只要能惊醒他一分,也是好的!”
刘弘没有再劝。
卢植这种犟种,劝说是没有用的。
刘弘看向身旁的赵大,无奈道:“老赵,听清楚了吧。本庄主也要去洛阳,去为我和阿备收拾行囊吧!”
在刘弘看来,他与卢植同去,卢植顾及他的性命,痛骂竇武时,言语应该会缓和几分。
至於让刘备同去,刘弘自然也是有考量的。
如今幽州与洛阳的关係,就像后世的东北之於北京。东北自然不是不好,可也总是要早些去北京见见世面的嘛。
免得成年之后再去,会生出走到那处广场与少年宫,竟是走了半辈子的感慨。
赵大一愣,想要劝说,想了想,最终却没有开口。
自家庄主有仙人託梦,哪里轮的到他来担忧。
听说能去洛阳,刘备倒是摩拳擦掌。
少年人嘛,总是嚮往天下!
卢植见刘弘要带著刘备与他同赴洛阳,沉默下来。
良久之后,卢植才说道:“子高,何必如此?”
刘弘慨然道:“我与子干,知己也!今君为大义而行,弘岂能退避而辞!”
卢植心中感慨激盪,不能言语!
……
不久之后,刘弘召来赵大、王衍等人,布置庄务。
刘弘离开臥虎庄后,会由吴氏坐镇臥虎庄,总揽全局,赵大从旁辅助,尤其要注意商业发展庄丁训练,加强戒备。
王衍则全面接掌私塾教务,督导关羽、张飞、公孙瓚、简雍、牵招等少年学业。
眾少年听得此讯,哀嚎连连。
王衍向来刻板,有他们的苦头吃了。
诸般布置已定,三人收拾好行囊,带上李二愣和王老黑以及数名亲卫,纵马扬鞭,离开臥虎庄,奔赴洛阳而去!
……
这还是少年刘备第一次出远门,路上新奇不已,问个不休。
卢植閒来无事,对著刘备笑问道:“阿备,若是这次西去洛阳,没有我与你阿父同行,你心中可会害怕吗?”
刘备摇了摇头,隨即又想到刘弘之前教导过他的“刘氏秘术”。
於是,他站起身来,怔怔望著身后的涿县方向,那里有片片白云,重重青山!
少年凝眸良久!
一旁,刘弘摸著下巴,觉得似乎会有有趣的事情发生。
果然,刘备没有令他失望。
少年缓缓吟诵道:“自少立志出乡关,学不成名誓不还,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生何处不青山!”
卢植闻言沉默良久,最终嘆息道:“好一个人生何处不青山!阿备,真刘氏麒麟儿也!”
刘弘闻言,也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人前显圣与刘氏秘术,刘备掌握的是越发得心应手了!